不管是以“铁公基”为代表的老基建,还是以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新基建,道路交通都是其主要构成部分。但从老基建到新基建,道路交通领域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。
以往,老基建中的道路交通,主要涉及到铁路、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;现如今,新基建中的道路交通则已经上升为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,虽说只不过多了“智能”两字,但却不仅仅是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智能化升级,更是智能交通广泛运用为智慧城市发展带来的全方位促进。
实际上,这几年来道路交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一直在不断地推进,以5G、大数据分析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,与道路交通领域的结合也愈发深入;而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入选新基建,毫无疑问将更进一步促进道路交通数字化转型的升级。
这相对于已经服务道路交通领域二十年的华为而言,既是一个新的的历史机遇,同时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:数字化技术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要重新定义,智能交通在新基建浪潮下的技术架构也要完成创新性突破。
1、变成新风口智能交通建设的基本逻辑
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加速的当下,很多大中城市已经把智能交通列入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优先选择,以减缓交通拥堵、提高治理效率、降低环境污染、提升安全保障等,智能交通逐步变成促进智慧城市落地的主要着力点。
作为新基建的主要构成部分,智能交通领域这几年来所得到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地加码。去年9月《交通强国建设纲要》的正式发布,给未来智能道路交通的建设明确了目标和方向:大力发展智能交通,促进大数据分析、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道路交通领域深度融合,“全方位建设世界领先的智能交通系统”。
实际上,几十年来智能交通的发展始终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。当技术创新步入一个新的的发展时期,这些技术就会逐步与道路交通领域相结合,促进领域步入一个新的发展环节。从早期的道路交通行业信息化到当下的道路交通领域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,始终都承袭这一个发展脉络。
在2000年之前,智能交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位置服务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突破;2000年至2010年,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,高清视频、智能分析等逐步得到全方位运用;2010年至今,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路协同、自动驾驶、智能出行等,逐步变成智能交通的发展重点。
智能交通建设涉及到诸多新兴的数字化技术,这些技术的运用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交通基础设施、交通装备的迭代升级,更会给未来交通发展和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带来全方位提升。总的来看,交通领域数字化可以分成基础设施数字化和业务流程数字化,其中基础设施数字化主要涉及到IoT、5G、机器视觉、雷达等感知联接技术;业务流程数字化则涉及云计算、大数据、AI等。
这些数字化技术融合运用所带来的智能交通发展,不仅包含基础设施智能化,还包含交通运输装备的智慧化和出行服务的便捷化,从而促进实现物与物、物与人、物与网络、人与人之间的广泛链接和高效互动。
因此,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,既是交通领域一次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,也是整个ICT领域的一个重要机遇。如果说以往“钢筋水泥”是交通行业发展的基础,那么在“新基建”的浪潮下,数字化技术才是智能交通赖以发展的基础支撑。
2、进入深水区交通领域数字化转型这样做
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交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都聚集在数字化技术的单点运用上,例如高清视频、ETC等;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深入运用,领域正向着一体化的综合性立体大交通方向发展,真正走向出行一张脸、物流一张单、监管运营一张图。
在深圳机场,国内登机口自助式设施设备覆盖率已达100%,并全都实现了刷脸登机,平均每个乘客只需1-2秒即可迅速精确完成认证通过。“一张脸走遍机场”和全过程自助式乘机的全新体验已成为现实。在此基础上,再加上乘客画像、数字化连接、商业服务转型、个性化服务等,深圳机场现已创建“服务一条线”,更进一步改善了乘客体验。
而在深圳机场运控中心的IOC(智能运营中心)大屏上,航班放行正常率、当日航班执行状况及航班进出港状况等信息内容一应俱全,机场指挥中心通过一张图,就可以实现对空侧、陆侧及地面交通全局性精确可视、智能精准预测、多域高效协同,真正实现了“运行一张图”。
不仅如此,深圳机场还以智慧机场安保控制中心(SOC)为牵引,从地面到空中,从人防到技防,从被动到主动,创建了立体化安全保障体系,真正做到了“安全一张网”,实现了高风险隐患精准识别,异常事件高效处置,安全态势全局性掌握。
借助于数字化转型,完成服务一条线、运行一张图、安全一张网的深圳机场,只是华为在交通领域的诸多实践中的一个。在去年撤销高速公路升级收费站过程中,华为打造的ETC自由流收费一体化智慧站点处理方案,更加是融合了云平台、大数据分析、物联网、AI等技术,不只是完成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,还在大数据分析稽查、统一运维管理、安全防护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,加快了智慧高速公路的构建。
从这些事例能够看得出,在交通领域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的当下,智能交通构建早就不再是某一项技术在某一个领域的深入应用,而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。华为认为,首先要统筹规划,系统推动数字化基建在交通领域的落地;其次要统一布局,创建产业竞争力,以实践沉淀标准;第三要创建安全基石,支持智慧发展;第四要建立创新发展激励制度和技术试点容错免责机制。
唯有根据这几项措施的综合应用,才可以加快推动数字化技术在交通领域的融合应用,从而帮助交通领域催生出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服务,真正让智能交通成为交通强国构建的切入点。
3、践行新基建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如何落地?
相比较交通数字化转型,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提法,不只是是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不断进化,更加是智能交通做为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强化。如果说以往智能交通构建是交通领域的“家务事”,那么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构建,则是智慧城市、数字中国大棋局中的关键一子。
正因为如此,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落地,更注重交通领域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。从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提法能够看得出,它主要可分为两个层面:一是服务于交通领域的5G、云计算技术、大数据分析、人工智能等信息基础设施构建,二是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,构建围绕人流、车流和物流服务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。除此之外,智能交通基础实施构建,还少不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。
对此,华为认为,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构建可以依照四层推动创新突破与试点示范:
首先,在端层面,根据智能化终端的部署,完成各种交通基础设施、交通流及多种交通要素状态的全方位低成本、低功耗、高精度、高可靠、实时化、全天候收集、识别、监测及安全保障,在根据边缘计算,全方位提升智能交通的近端综合感知,决策与控制。
其次,在联接层面,借助于高可靠、大带宽、低延时的通信系统,为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创建无处不在的联接。这里既有面向车路协同的C-V2X通信系统,也有新一代轨道交通移动通信系统和新一代航空通信系统。
第三,在数字平台层面,创建高可靠、开放的交通领域数字平台与算法模型,实现交通领域不同系统之间的协同和联动;构建统一的交通领域数据共享、数据治理平台,为创建交通需求与运力相关等相关算法模型提供基础支撑。
第四,在行业应用层面,构建基于开放创新的基础软硬件之上的领域生态,以创新、政策、资金牵引应用生态向开放创新的体系发展。除此以外,在行业应用中,还应加强ICT生态与交通领域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互动交流,推进整个智能交通生态的发展。
现如今,以5G、人工智能为代表的ICT技术正与交通业务深度融合,实现在安全、效率、体验领域的全面提升,华为作为在交通领域深耕二十年的老兵,不仅拥有丰富的交通领域项目经验,也在加大力度构建数字平台,并深化与生态伙伴的合作,共同构建一体化的综合立体大交通,全面建设智能交通基础设施。